孩子多半從最親近的人、最熟悉的事物開始模仿學習,嘗試扮演不同的角色。小小孩玩扮演遊戲,不但能練習對話、熟悉動作技巧、體會不同的情緒,同時也擴展了他的想像力....

--------------

☆ 孩子透過扮演遊戲進入真實生活

發展心理學家幾乎都認同,扮演遊戲是孩子重要的成長機制。扮演遊戲可以幫助孩子練習日後的重要活動,如同胎兒在媽媽肚子裡,雖然哪裡都去不了,但他們仍會持續運動,為將來的動作發展奠定基礎。所以當孩子拿著玩具杯子假裝倒水時,正也同時為將來真正倒水的動作做手眼協調練習。

發展心理學家維高斯基強調,扮演遊戲提供孩子發展的心理支持;藉由想像,原本做不到的炒菜、開火車、照顧小寶寶等事件,孩子也可以做得很棒,並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。

另一個頗被接受的觀點,就是假扮遊戲允許孩子盡情探索,但卻不會得到現實世界的「負向結果」,比方說,寶貝可以藉著洋娃娃練習照顧別人,即使哪個步驟出了差錯,也不會有人真的受傷。還有一個假設是,扮演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發展認知思考。因為孩子在遊戲中,得以運用自己的方式與真實世界互動,有助於理解知識。


☆ 從扮演中得到知識、發展同理心

有時候孩子並不懂大人在做什麼,所以他們藉著角色扮演,試圖找到答案。比方孩子拿著玩具聽診器假扮醫生,當他把聽診器掛在耳朵時,爸媽在旁也適時地發出噗通噗通的聲音,孩子就比較能聯想:原來當醫生把那個圓圓涼涼的東西放在我身上時,會聽到聲音啊!

孩子嘗試角色扮演時,也有助於同理心的發展。寶貝平常看媽媽煮飯,未必感覺到媽媽的忙碌與用心,吃飯時也不一定能認真地吃;但當他在遊戲中扮演媽媽時,學著媽媽做家事、體會著做事的細節和心情時,例如:煮好了飯菜,希望別人很捧場,開心地吃。相對地,也就比較能將心比心,知道家人開心吃飯,把菜餚吃光光,會讓媽媽覺得安慰與高興。


☆ 角色扮演,表達感受派上用場
扮演遊戲也能幫助孩子較輕鬆地表達內在真正的感受。比如不想吃飯的孩子,一旦發現媽媽正在他專屬的碗裡盛飯,他可能會抓著心愛的玩偶對媽媽說:「可可吃不下。」其實他真正想說的是自己不想吃。日後孩子與友伴發生衝突,或者情緒難解卻又問不出前因後果時,也可以運用角色扮演,慢慢引導,讓孩子說出事由和內心真正感受,如果孩子的表達能力夠好,甚至可以讓他分飾兩角,說著說著,孩子也比較能瞭解對方立場,打開心中的結。



(/柯寶絢 學前教育特約撰文)
資料引自:http://epaper.pchome.com.tw/archive/oldpost.htm?s_code=0755信誼學前教育雜誌pchome電子報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袋鼠親子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